首页 资讯 电影 小李新片,十月最佳!去电影院,就是为了这样的电影

小李新片,十月最佳!去电影院,就是为了这样的电影

无论是对影视行业还是对世界政局而言,2025年都算是极为特殊的一年。

美国在特朗普政府的掌控下,全国上下都笼罩在 威权 主义的阴影之中。左右两派意识激烈对冲,从政坛到艺术界再到平民,人人自危。


就在这个时刻,华纳联手一位作者性极强的导演,和一位举世闻名的资深影星,祭出了一部对美国乃至全球格局都有深入思考的高成本类型片


影片刚刚问世就成为今年的现象级佳作,在烂番茄和Metacritic两大权威影评网站,分别拿下了98%和96分的罕见高分。

豆瓣开分也高达8.1,更有媒体盛赞本片为“近十年来最好的电影之一”。

这一切都让这部名为《一战再战》的电影,成为了当下最不容错过的院线片。


全面得不像类型片

由保罗·托马斯·安德森(下文简称PTA)执导,“小李子”莱昂纳多·迪卡普里奥主演的《一战再战》,乍一听名字像个战争片或者谍战片,然而这部电影却是非常标准的剧情类型片。

无论是对群像角色的优秀刻画,对剪辑技法和镜头语言的纯熟应用,还是对当下文化和社会问题的深深思索,都与PTA之前的创作主题和风格一脉相承。


对于平时主要看国产片或是海外大片的观众而言,PTA这个名字可能多少会有点陌生。因为他之前的所有作品虽然享誉业内,但几乎都可以说是游离在主流视线之外的领域。

作为一部预算达1.3亿美元,创下了PTA生涯执导作品最高成本的电影,《一战再战》并没有常规商业大片具备的那些大场面,只有两场拍得相当克制的追车戏,其中一场甚至全程无对白。


但就是这样的一部类型片,却能通过极其精巧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设计,做到了在160分钟的片长内始终抓住观众的注意力,情节场景扣人心弦,完全不会令人产生冗长或拖沓的观感。

PTA电影的另一大特点,就是角色塑造去中心化。

他的电影往往不会只重点塑造主角一个人,而是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,为多个角色集体赋予商业大片里罕有的复杂层次感。


《一战再战》也不例外,这部半架空半写实的电影,除了聚焦小李子饰演的主角鲍勃之外,他的女儿薇拉、他的宿敌洛克乔上校,以及只在影片前半段有戏份的薇拉母亲几个角色,都有着鲜明的角色弧线和对内心挣扎的刻画。

精彩且深刻的群像,也成了这部电影好看的最大原因。


故事和角色这两大原生态要素,既是电影成为一门艺术的立足之基,也是多年深耕电影作者性和艺术性的PTA最为用心雕琢的部分。

李大爷永远是李大爷

继让小李子如愿拿下奥斯卡影帝的电影《荒野猎人》之后,《一战再战》的上映,标志着他近十年以来头一回有参演的电影在中国内地院线公映。


而PTA能拉到1.3亿美元资金拍出《一战再战》,也离不开这位名满全球的主演。

这是因为除了小李子作为演员首屈一指的知名度之外,他凭借业界出了名的毒辣选片眼光,已经成为了业内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人之一。

换句话说,在如今的好莱坞,只要是有他加盟的项目,不仅说明质量有保证,而且根本不可能缺投资和曝光度。


由于角色本身深度足够,这次小李子的表演极具完成度和层次感,流畅且自然,完全没有十年前作品里那种用力过猛的痕迹。

他饰演的鲍勃年轻时隶属反抗组织,参与过大量反抗威权主义与种族主义的革命活动。但在隐姓埋名十五年后,终日在烟酒中沉沦的他,斗志和敏锐度都已大不如前。


因此如今在仇家洛克乔上校前来捉拿女儿的时候,小李子连几句基本的接头暗号都想不起来。

在对面毫不通融的情况下,他只能对着电话无能狂怒,从而贡献了全片最具笑点的片段。


所以小李子这个角色,颓废、紧绷、疲惫,但却暗中拧着一股劲。

他的角色和西恩·潘饰演的洛克乔上校,形成了鲜明对比。后者是个集厌女、深柜和种族歧视于一身的标准红脖子,虽然是个获得授勋的硬汉军官,但内心却有着无所适从的破碎感,这也导致了他最终的命运。


西恩·潘在《一战再战》中的表演,如刀法一般精准且有力。他很有可能会凭借洛克乔这个角色,在明年的颁奖季横扫四方。

而饰演小李子女儿薇拉的演员,在本片中所展现的潜力也说明,她的星途很有可能如同她本名的含义一样,Chase Infiniti(蔡斯·英菲尼迪,意为“追逐无限”)。


全球相关的美国寓言

《一战再战》改编自一部极难改编的小说《葡萄园》,由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托马斯·品钦创作。

然而PTA在本片中表现出的极强原创性,不仅在于他将时代背景从原著中的80年代更新为了当代美国,而且也体现在他对当下社会环境症结的独特思考。


对PTA之前作品稍有了解的影迷都不会否认,《一战再战》是他从影以来的最具野心之作,也是他政治性最强的一部电影。

与之前他电影里心怀各种自我冲突的男主角不同,本片的小李子直接就是个政治身份极为鲜明的前激进分子。但PTA也正是以他为切入角度,对当下美国政治形态里的各种势力,都做出了或尖锐或隐晦的批判。


对右派和种族主义的批判自不必说,毕竟如今的白人至上主义者,早已不戴3K党的白色尖帽,而是在祥和的颂歌中沐浴着“上帝之子”的圣光;结局“毒气室”情节的处理,也是毫不掩饰的纳粹隐喻。


而挤满了年轻生力军的另一边,虽然以自由和觉醒思想为武装,但却比他们的父辈更加保守,更加拘泥于口号和形式主义——比如让小李子急到爆粗也想不起来的暗号“现在几点”,下句居然是虚无且中二的“时间并不存在”。


回到《一战再战》这个片名,因为这个全球寓言的谜底,正是出在它的谜面上。正如影片尾声的美墨边境公路上,那段蜿蜒起伏却似乎没有尽头的追车戏一般,如今的美国已经深陷左右两派斗争的泥淖,在各种极权清算和思潮碰撞中,逐渐迷失了方向。

最终留给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,只有永无停歇的一战再战。


甚至可以说,《一战再战》之于PTA,就像《奥本海默》之于诺兰——两位技艺已经至臻纯熟的大师级导演,都在一部堪称生涯集大成的作品当中,讲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当代故事,同时也折射出了他们对现代世界与社会问题深深的忧虑。


虽然PTA的镜头对准的是当代美国,但《一战再战》的故事,其实也拥有着极大的全球相关性。因此对于内地观众而言,这个故事理解起来也不会存在太大的障碍。

如果去电影院不看这样的电影,那么就多少有些错失意义了。
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《热血无赖》电影新进展!演员透露:草稿已完成
下一篇
《巫师》S4即将上映 制作人:“锤弟”表现很好

评论

评论已关闭

推荐阅读